今天是:

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情绪一紧张,肚子就“翻江倒海”!敏感的肠易激该怎么治?

时间:2022-06-03 11:52:05 来源:

  考试、演讲、面试、表演……

  有的人每到这种重要时刻,肚子就会“翻江倒海”爱作怪。

  厕所一次次地跑,但肠道就是不争气。

  你可能会问: 为什么每次都是关键时刻拉肚子?这难道是什么病吗?

  为什么偏偏你的肠道易“激动”?

  你知道肠易激综合征吗?

  它是一种常见的 功能性肠病,以腹痛 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

  它的机制还没被完全研究明白,目前认为是很多因素共同引起的肠-脑互动异常,且多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肠胃比较敏感

  有些人胃肠道比较“娇气”,肠管蠕动稍微有点异常就会引发不适症状。比如说,有的人吃了某种食物之后就觉得肚子很疼,就要去上厕所,上完了厕所就会好多了。

  2.肠道感染

  各种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而且,有过感染史的患者发病率比无肠道感染史的患者高几倍。

  3.精神心理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伴抑郁、焦虑等表现,如果心理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病情发作或者症状加重,反之则症状减轻或好转。

  作为“情绪的晴雨表”,肠胃问题与情绪息息相关 。肠易激综合征除了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的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肠外症状,如头痛、腰背痛、心悸、尿频、尿痛、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等。

  4.遗传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说明该病有遗传倾向。如果你的家人对食物过敏或者不耐受,那么你吃了这些食物后,很可能也会引起一些与家人相同的症状。

  哪些人是易感人群?

  我国普通人群的肠易激综合征总体患病率为1.4%-1.5%,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各年龄段人群中都有发病,但以18-59 岁的中青年更为常见。

  肠易激综合征是人群中很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症状不同,主要分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及混合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

  如何区分是否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先问自己4个问题:

  ⒈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而排便后症状改善?

  ⒉是否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外观改变?

  ⒊以上情况是否已持续超过6个月?

  ⒋以上情况最近3个月内每月是否至少发生3天?

  如果你符合以上四条,则可以初步推测你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对于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虽然存在肠道症状,但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常常不重视。只有25%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到医院就诊。

  不是大病,也需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往往会持续很久,持续数年的不在少数。

  它虽然不是大病,但如果时常发作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建议患者积极治疗。

  1.调整饮食结构

  规律饮食,多吃粗面粉或高纤维面粉、面包,以及富含麸质的谷物或糙米等高纤维的食物,对改善症状有帮助。对于便秘型患者食用亚麻籽、燕麦可以改善便秘、腹部不适。

  2.调整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每周3-5次高负荷的体格锻炼或每周3-5次20-60min的身体锻炼(跑步、有氧运动和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整体胃肠道症状、负面情绪和焦虑等。

  3.药物治疗

  解痉剂、止泻剂、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益生菌、中医药、神经递质调节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等。

  4.心理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存在认知偏差和异常行为模式。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往往有挫败感、被孤立感和对医疗现状不满意,以及抑郁、焦虑表现等心理问题。因此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可有效疏导不良情绪和调整不良认知。

  人这一生都逃不开“吃喝拉撒睡”,能够拉好也是一种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关注排行

热门文章

华裔青少年,线上中华文化课开讲了(侨界关注)

江苏营、重庆营、福建营、四川营、广西营、甘肃营、湖南营……3月30日以来,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相继开营。该活动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第一关注法治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