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进企业当科特派 河北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
原标题:教授进企业当科特派 河北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我们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协助创新主体开展研发活动、加速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提供科技创新管理等服务,打造出具有“特派”属性、“科技”属性、“服务”属性的新型科技特派员队伍。 胡永琪 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 4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河北石家庄辰宙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看到一排排机床正在生产着机器人部件。该公司新研发的地面移动机器人集群定位与规划技术获得了石家庄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运用此项新技术开发的新款产品提高了企业销售额。而这些成果离不开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科技特派员杨光。 2020年12月,杨光成为对口派驻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当时,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遇到了诸多难题。“关键技术解决不了,产品稳定性就很差,产品结构也不合理。”石家庄辰宙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惠斌介绍说。 在结对帮扶后,杨光教授深入企业车间,带领企业技术人员分析技术发展与任务应用中存在的难题。这位科特派提出了移动机器人集群思路,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底盘机械系统、定位导航系统、集群通讯系统以及电控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还成功解决了不同个体传感器的数据获取、分析、融合技术等难题。杨光帮助企业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后,机器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了,稳定性增强了。“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是第一步,为企业扭亏为盈是第二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第三步。”杨光说。 创新机制,为科特派进企业铺桥架路 如何让科技特派员有效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对此,河北科技大学制定了《河北科技大学科技特派员工作指引》,对科特派的工作任务、考核评价和经费支出分别做出相应规定,引导科技特派员多模式、广渠道服务于派驻企业,并成立了“特派员工作室”。 “在选派科技特派员进企派驻帮扶的八个年头里,我们发挥学科优势,选派优秀教师到急需技术支持的企业中去,着力解决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朱立光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不仅促进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还促进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
关注排行
热门文章
江苏营、重庆营、福建营、四川营、广西营、甘肃营、湖南营……3月30日以来,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相继开营。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