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雕刻葫芦走出“小圈子”踏上“大舞台”
消费日报讯(实习记者 闫 利)葫芦者,福禄也。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葫芦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甘肃雕刻葫芦这一被誉为“中国一绝”的特种工艺更是流传数百年之久。 6月3日—6日,在将于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兰州阮氏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携众多精美的雕刻葫芦亮相,用那些雕刻在葫芦上的点滴故事,讲述历史,畅想未来。 在阮氏葫芦艺术馆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端庄秀丽的仕女图、可爱俏皮的旅行青蛙、畅通全球的中欧班列、坚守“疫”线的“大白”……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以葫芦为载体,集中呈现在人们眼前。 雕刻葫芦是兰州人所熟知的民间工艺品,其中阮氏雕刻葫芦在业界较为知名。记者了解到,阮氏雕刻葫芦技艺家传四代,有80多年的历史,每一代人都十分迷恋雕刻葫芦。第一代阮光宇是阮氏雕刻葫芦的创始人;第二代传人阮文辉是甘肃省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几枚代表作被国家珍宝馆收藏,使这一传统民间手工艺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第三代传人阮琦、阮琳、阮力则是继往开来的一代,三位传承了父亲阮文辉精湛的雕刻技艺,都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其中阮琳还是兰州雕刻葫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金城文化名人”;第四代阮一舟、阮熙越、阮涤尘作为一批八零后的年轻人,在雕刻葫芦的技法和题材上有大量的创新。 作为阮氏葫芦艺术第三代传人之一的阮琳,在不断地思考着雕刻葫芦这项老手艺的传承和发扬,面对当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兰州阮氏雕刻葫芦在传承中,不断寻找新的亮点和突破,坚守初心的同时,寻求新的合作。 交流: 语言不通却志趣相投 兰州雕刻葫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雕刻,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在葫芦上展示我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雕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具有欣赏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每一代传人都有着良好的书、画、刻等艺术修养,不仅传承了雕刻葫芦的技艺,更进一步地将甘肃地方特色带到世博会、杭博会等大型艺术展览中,并多次出访日本、俄罗斯、以色列,蒙古等国,把雕刻葫芦推向了世界文化大舞台,让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人们感受到了甘肃艺术工作者的精湛技艺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魅力。”阮琳在谈到阮氏雕刻葫芦每一代传承人时,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
上一篇:手工钢凹版雕刻技艺在传承中创新
关注排行
热门文章
江苏营、重庆营、福建营、四川营、广西营、甘肃营、湖南营……3月30日以来,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相继开营。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