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 深挖传统节日文化 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本文转自:咸阳日报 本报讯(韩宜山 记者 王婕)粽叶飘香迎端午,多姿多彩浓浓情。端午假期,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拓展文旅消费空间,更好满足大众特色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推出一系列内涵丰富、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传统文化回归,民俗展演成为亮点。为活跃假日文旅市场,全市文旅部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藏的文化内涵和爱国情感,精心推出了一系列以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文旅活动,让节日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为广大市民游客献上了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咸阳博物院举办的“触摸咸阳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非遗体验、互动游戏、研学旅行,进一步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市群艺馆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咸阳群文社团文艺精品展示系列活动,通过端午祈福、非遗技艺面花展示、文艺社团演出,吸引了广大市民游客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市演艺公司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之“市民中心过端午,进大剧院看大戏”演出活动,通过展演秦腔古典剧目,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戏曲盛宴,被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渭城区举办的“穿越古今相约老街”活动,采取作家签名赠书、清渭楼端午集市、汉服巡游互动、秦腔曲牌音乐会等形式,使游客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 云端热度不减,线上活动别样红火。节日期间,各类云展播、云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异彩纷呈,云端过节,热闹不减。市文旅局举办的“春生夏长云赏咸阳”2022年咸阳市文旅抖音短视频大赛活动持续火热进行,镜头的一转一换间将咸阳文化底蕴缓缓展现,话题关注度超5000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开启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期待。咸阳博物院开展的“让文物说话”微课堂,把历史智慧告诉大家,不断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咸阳图书馆开展的趣味诗词迎端午—看图猜诗活动,邀请广大读者一起“云”上过端午,让市民游客感悟端午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旬邑县举办的“相约端午共赏非遗”民间布艺刺绣展览,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展览的方式,向大众展现非遗知识、旬邑布艺、刺绣非遗项目等,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武功县举办的“非遗迎端午·文化进万家”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通过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非遗知识宣传,纪念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景区精准发力,亲子旅游备受青睐。全市各旅游景区瞄准亲子旅游全面发力,精心策划活动,一批个性化、沉浸式旅游产品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侍郎湖景区举办的“粽情端午遇上欢乐六一”双节狂欢活动,通过开展忆童年经典游戏体验、手工DIY传统香包制作等活动,让广大游客体验传统节日、享受休闲生活。云集生态园景区举办的“浓情端午畅游山水”亲子夏日体验活动,通过“槐情蜜意”“野奢露营”“垂钓山水”“自由沙滩”“动感攀岩”等一系列精彩的娱乐体验,给广大游客朋友带来无限惊喜。咸阳海泉湾举办蝴蝶精灵放“粽”计划活动,通过开展蝴蝶精灵舞蹈巡游表演、亲子冰粽DIY活动,让游客在亲子互动中享受快乐童年时光。袁家村、马嵬驿等乡村游景区持续受到青睐,游客步入乡道林间,亲水望山、访古寻幽,看金色麦浪、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田野趣味,回忆乡愁与童味。 据统计,端午小长假期间,全市共出动文化执法人员422人次,检查景区、旅行社、网吧等行业单位396家次,发现处置问题5个,无安全事故报告和重大旅游投诉,为广大游客创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节日旅游环境。 |
关注排行
热门文章
江苏营、重庆营、福建营、四川营、广西营、甘肃营、湖南营……3月30日以来,2022“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相继开营。该活动